欢迎光临岳阳市君山中学网站!

学校整体形象设计

来源: 【字体:    


(一)办学思路及工作重点


君山中学是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高中学校。学校为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全校30个班,三个年级各10个班,班额50人,全校学生1500人。

学校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基础学力,突出学生人格塑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关注学生营养、运动和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为高职和本科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努力开发校本课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倡导“博学严谨,立德树人”的教风和“勤学乐学,探究合作”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开设多门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致力于培养习惯良好,身心健康,活泼开朗,学习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凸显,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文化视野,勤奋进取,文明守纪,品质高尚的学生。学校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将德育渗透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形成浓厚的校园育人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怀每一位学生健康,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人格因素,建立心理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心理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自主发展、锻炼才干创设条件。

学校致力于教师的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文明守纪,热爱学习,和善优雅,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优良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供学习培训的条件,创造成功展示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幸福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争取成为岳阳市民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示范基地。

学校制定《岳阳市君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办成办学条件齐备,管理模式成熟,教育质量提升的民办高中学校。六年后要成为管理先进,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民办高中品牌学校。

学校特色:学校坚持“体育第一”的原则。优先体育投入,优化体育设施设备配置,聘用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师资;结合营养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质;以体育为载体,加强思想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以上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形成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学校坚持以“孝亲敬长”为重点的品德教育。“孝亲敬长”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完善自我,学好本领,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学校坚持“个性化教育”。重视发展个性特长,及时发现学生个性特长的潜质,给予激励和培养;区别不同潜质的学生确定不同培养目标,培养各层次的实用性人才;根据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按照学生的能力倾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坚持“职业素养”教育。通过生涯规划建设,培育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促进学生理性选择课程,形成良好的高中修业规划;促进学生适应大学多元化招生的要求;实现普职融通,进行职业指导,培养工匠精神,并逐步提升相应的素质。

课程设置:构建“三性四型”的课程体系,以达成培养目标。“三性”是指课程系统中三个层次的特点:基础性、发展性、特色性。对三个层次的课程精细化管理需要实现基础性课程层次化建设、发展性课程的个性化分类建设和特色性课程与学科基地的共生共建共管。“四型”是指将发展性课程分为提高型、兴趣型、实践型、研究型四种类型,要做精做强作为课程中坚力量的发展性课程,通过提高型课程系统化、兴趣型课程综合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化、实践型课程社会化的建设,精细化开发、分类、管理、运行这些课程,旨在彰显“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条件。


(二)办学理念系统及涵义阐释


1.核心理念:因材施教  追求卓越

2.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

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对社会的要求负责。教会学生学习,学好本领,搭建平台,为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3.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有明确的人生理想,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有强烈的现实感。做豪迈的中国人,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修养,有多元文化的视野和全球化意识。

4.校徽:校徽设计以蓝色地球为中心,四周镶嵌“岳阳市君山中学”的中文与英文全称,意在体现学校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也表达君山中学学子走向世界的美好祝愿。地球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上部为君山岛写意形象及洞庭湖中的倒影。岛用绿色,倒影用蓝色。倒影可以理解为洞庭湖,下部蓝色是大海,有国际化的寓意。上部有些许留白,寓意“青山、蓝天、白云”,反映学校优越的地理环境。下半部分为书本原型,又酷似洞庭湖飞翔的候鸟,寓意书香校园和学子远大的抱负。(图案见学校章程)

5.校训:守正笃行  自强不息

“守正”就是“恪守正道”,遵循法律法规,坚守道德规范,弘扬正能量,抵御不良习气侵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

  6.校风:淳朴勤劳  尊师守纪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建设好的校风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淳朴:厚道,朴实。以诚实立人,以踏实立校。

  勤劳:辛劳,勤奋。以勤奋求实效,以辛劳换成功。

  尊师:敬重、尊崇师长。推崇传统美德,崇尚知识学术。

  守纪:遵守纪律,慎思谨行。思有遵循,行有规范。

  7.教风:博学严谨  立德树人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博学严谨:博学,是指“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这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严谨,是指严谨治学,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博弈之道,贵乎严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博才多长,充实自我,对待工作严格自律、一丝不苟,传授知识科学规范、正确无误。教学也是一种科学,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传授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8.学风:勤学乐学  探究合作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及精神风貌。

勤学:勤学就是要努力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必须有刻苦的精神。

乐学:乐学是以学为乐,是学习的一种最佳状态和境界。积极地倡导乐学,培养兴趣,研究方法,就会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

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